不要問我從哪裡來
西方世界的青年高中或大學畢業後,會放自己一年假期,到世界各地闖蕩,然後回國’成年’地踏入社會.這俗稱gap year人生空窗期.在台灣,根本沒有所謂空窗期,大部份的人都是畢業後找個安穩的工作,或是念研究所,有些人乾脆研畢,待在安適的校園裡(comfort zone),看看有好機會再伺機而動.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都暫時和我無關!
喔..真的是這樣嘛?當時,某位朋友和我分享一篇文章,內容是有關台灣人對剩女,敗犬的意題,作者點出台灣人的悲哀,在外國,30歲根本不算什麼!不,女人的人生是30歲才開始啟動的,經濟和人生閱歷有一些些儲備,可以更從容更自由,30歲以後才有空間去找自己想做的事!我讀了這段文,體內好像有東西開始發酵…
其實,當時的我不敢去想!我只是用我天真的傻勁說服自己.‘若非現在,更待何時?’成為我唯一的出走動力.周遭的阻力和雜音,反而變成了助力.
結果是...我流浪出走了八個年頭,不只換來我在異國與世界各地的旅人同食同住同工作的經驗,也窺看到一般觀光旅行看不到的人文風景,更重要的是,這些旅行的養分已融入我的價值觀和對生活的態度,而這些能量都潛藏著幽微卻有潛移默化的力量!
回頭想想,當時我內心同時存在著’繼續往前衝’,和’止步不前的自己’,為此而煩惱不已.如果我認真屈從別人的建議和看法,不就失去給自己從新出發的機會?但是我拿出勇氣停下腳步思考,也轉換了心境:接下來的人生,我要開開心心的活下去!
我的故鄉在遠方
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
為了我 夢中的橄欖樹 -席慕容
今天,我是個幸運兒.我的gap year發生在30多歲出社會工作幾年以後,而且’延簽’了近十年的歲月.當時的我30多歲,覺得人生擁有的跟失去的一樣多,比20歲自主,比40歲自由,經濟上有餘裕,精神上有需要,不甘坐困一個城市,有ㄧ種再不去就不會做的焦慮,渴望著呼吸外面新鮮空氣!但是,我常被許多人當場澆一盆冷水,’為了你好’的論調瀰漫我耳畔:你太老了,妳是個女人家,時間已不多了,沒錢,沒男人作伴,沒經驗,沒才幹,沒認識的人,陌生的國度太過危險,未來銜接社會的機會太渺茫..
喔..真的是這樣嘛?當時,某位朋友和我分享一篇文章,內容是有關台灣人對剩女,敗犬的意題,作者點出台灣人的悲哀,在外國,30歲根本不算什麼!不,女人的人生是30歲才開始啟動的,經濟和人生閱歷有一些些儲備,可以更從容更自由,30歲以後才有空間去找自己想做的事!我讀了這段文,體內好像有東西開始發酵…
當然,在一股澎湃熱情的下面,出發前仍會擔憂,像我這種居住城市裡驕縱慣了的傻女,只是瀟灑的背個packback,抓著一瓶礦泉水追趕火車,跑到澳洲無邊無際的水梨蘋果園,曬的像果農一樣,適合嘛?做的來嘛?語言能通嘛?會因為不懂文化差異被指責苛罵嘛?又或是被人拐騙,從此見不著父母家人,水深火熱?
其實,當時的我不敢去想!我只是用我天真的傻勁說服自己.‘若非現在,更待何時?’成為我唯一的出走動力.周遭的阻力和雜音,反而變成了助力.
回頭想想,當時我內心同時存在著’繼續往前衝’,和’止步不前的自己’,為此而煩惱不已.如果我認真屈從別人的建議和看法,不就失去給自己從新出發的機會?但是我拿出勇氣停下腳步思考,也轉換了心境:接下來的人生,我要開開心心的活下去!
我相信,即使你已經 40好幾,都還來得及,或許不論幾歲決心出發,都能夠以新鮮有活力的心情面對每一天,都是來得及的.
哎呀呀...一不小心把場面搞得文以載道,冷肅起來,其實我想說的是,且先別想太多,如果你很想到世界的不同角落看看別人活著不同的人生,很想體驗完全超出自己路線的人生,哪怕是短短一段日子,不是居留也不只旅行,決斷地挑一個簡單有趣的路線,不貪多不求快,量力而為,專注享受過程的妙趣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